vivo的通讯专家为咱们提醒了5G抗疫的奥妙……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暴发,经过2个多月的举国奋战,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在整个疫情防控中,我国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在疫情防控系统中,哪些措施和手段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我们该如何有效利用5G移动通信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提升防疫系统的效率?

作为一位拥有近20年移动通信系统仿真经验的工程师,vivo通信研究院院长秦飞参考武汉市的历史疫情数据以及全国各地方通报的疫情防控信息,构思设计、编代码、调试系数,基于对当下防治流程措施的研究,构建了各类模型和概率分布,对疫情进行了仿真复盘模拟。

秦飞基于对5G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终端能力的理解,设计了一套5G赋能的增强防治系统。结果显示,5G增强了防治能力,可有效助力疫情防控,疫情基本控制由50天缩短到30天,感染人数也减少了数倍。此外,5G健康标签支持下,不停工也能控制疫情,明显提升了疫情期间的社会生产效率。

具体仿真条件为,设定一座工业城市一共有100万人,初始阶段,已经有500人感染但是处于潜伏期;另外有300人感染且出现症状,其中有100人确诊,另外200人还没有确诊。

不停工的仿真结果:到第60天,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了50万人,并且没再次出现拐点迹象。仿真中设定了该市最大收治能力为1万人,到了第24天,床位不足。由于上述原因疫情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所有人被感染。

停工仿真结果:由于系统设置停工后,居家人数占90%,只有10%的人必要性外出,所以密切接触的概率明显减少,大约50天左右,疫情得到控制。除去初始状态感染的800人,总计新增感染了约1700多人。该曲线趋势与武汉市的疫情发展情况基本吻合。

秦飞表示,通过上面的模型分析,能够准确的看出,确诊的即时性,以及密切接触者识别的准确率对控制疫情的发展至关重要。保证足够的床位收治患者也很重要,为了做到这一点,按照区域提前预判确诊人数很重要。优秀的治疗手段,能够大大减少病死率,缩短治愈时间,从而空出足够的床位。那么,针对疫情防治,5G能够发挥哪些关键作用呢?

秦飞基于对5G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终端能力的理解,设计了一套5G赋能的增强防疫系统,用5G增强了疫情防控关键环节。5G可以轻松又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发展,疫情从50天缩短到30天得到控制,感染人数也减少了数倍。此外,5G健康标签支持下,不停工也能控制疫情,明显提升社会生产效率。

秦飞表示,假设5G的大规模商用,能够赋予疫情防控很多技术能力:

首先,通过5G手机或者手机与智能手表/手环等配合,能够监测到人体体温,心跳,白细胞,红细胞等体征参数。通过体征参数的检测,可以构建个人健康标签,并即时上报疑似患者,有效缩短确诊时间。

其次,通过5G +AI构建治疗方案专家系统,AI系统基于治疗历史病例的治疗方案,治疗步骤和治疗效果大数据不断学习优化,得到一个最强5G+AI构建治疗方案专家系统。

第三,通过5G超高清视频远程会诊:通过超高清视频,支持远程会诊,结合5G+AI治疗方案专家系统,可以进一步准确地确诊病例,判断当前感染程度,给出最优化的救治方案。

第四,对于居家隔离人员,以及单独隔离人员,如果缺少必要的常用药物和医疗物资(消毒液、口罩)时,可以用5G无人机定向投放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提高防护,减少交叉感染和对家人感染。

第五,对于重度疑似病例,5G无人驾驶救护车可以自动找到病人,从而解决发病高峰期救护人员和救护车资源不足问题,进一步缩短从发病到救治的时间。

基于上述能力,构建如图5G赋能疾控系统,该疾控系统打通:公安,运营商,疾控中心,医院,急救中心,社区和个人。

秦飞还表示,国家进入疾控紧急状态后,经公安部授权,以快应用等方式主动将疾控客户端软件安装到用户手机上,可以检测人体体温,心跳,白细胞,红细胞等基本信息参数,用于判断健康状态,设定健康标签。结合手机测温、智能手表等健康检测功能,可以分钟级体温进行仔细的检测,2小时内持续超温则发出报警,从而有效地减少疑似患者救治时间。同时,疾控客户端软件通过初筛是否健康,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等,设定健康标签。健康标签用于出行,出门,乘车,上班复工等的健康依据。重要的是,对疑似患者,或者隔离阶段患者,疾控客户端软件远程指导用户紧急防护措施,以及等待救治,此外,起到一个电子围栏作用,提示用户不要外出活动。

而在疾控大数据中心,经公安部授权,将去除用户身份信息后的位置轨迹,体征检测数据等构成大数据库,提供给其他模块使用。也就是其他任何模块使用该数据库的数据,都是去掉了身份信息的,用以保护个人隐私。各模块将结果反馈到疾控指挥中心后,通过疾控指挥中心与大数据库交互得到最终执行任务,并确定被执行者身份。

疾控专家系统则可以基于用户体征数据,结合历史经验,密切接触经历,准确地判断用户是否疑似,从而采取必要救治、隔离措施,并输出给指挥中心。也可以将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准确快速锁定,尽快隔离密切接触者。

疾控指挥中心总体指挥各模块,针对患者的行动和策略,以及调整各个模块的策略。在疾控指挥中心指导下,开展患者急救,系统通过5G无人急救车,实现无接触急救,并且效率更高。疾控诊疗系统用于医院接收患者,更新患者治疗状态并将信息更新到对应的系统。

社区联防系统方面,在疾控指挥中心指导下,开展执行人员隔离,居家隔离等。另外,对隔离人员,通过5G无人机开展物资配送,实现无接触配送。对疑似和隔离人员,开展心理疏导等。

基于上述功能和流程,引入5G赋能疾控系统特性,持健康标签人员不停工状态下,仿真模拟显示:密切接触者成功识别概率达98%,感染人员从具备传播性到收治时间压缩到2~8小时内。相比原有的系统,引入5G后,即使不停工,疫情大约在30多天得到控制,总计新感染350人,远少于原有停工状态下1700人的感染人数,

3种方式下,累计感染人数对比如下图。

秦飞介绍,5G赋能疾控系统,相比现有疾控系统有以下性能提升----

收治隔离时间缩短:疾病初步发作(例如刚开始体温异常、干咳等)到收治或者有效隔离,从没有5G的2~4天时间,缩短到到4~6小时。

收治隔离时间缩短,主要得益于5G手机的体征检测以及疾控专家系统的即时判断,远程确定疑似,快速救护进入治疗或者隔离,整一个完整的过程能做到全程无接触。

密切接触者的准确度提升:模型计算用户确诊后,基于用户运动轨迹大数据,可以快速准确圈定所有的密切接触者,基本达到95%以上的准确性。这样密切接触者被即时隔离,避免了对他人的感染,并且通过尽早采取一些抗病毒的早期初步防范措施,能够更好的降低病毒发作概率。

健康标签支持有效复工:基于大数据信息,健康标签的准确性明显提高,持有健康标签的人可以正常复工复产,提升社会效率。

救治方案有效提升:患者收治后利用5G远程会诊系统,5G+AI智能诊疗系统,极大地优化了治疗方案,让患者得到最佳救治,降低了死亡率,缩短了治疗时间,也空出了更多的医疗资源。此外,最优救治医院的确定,能够为疑似患者匹配最合适的医疗资源,缩短收治时间。

有效防护:社区通过5G无人机即时定向投放医疗物资,以及5G无人救护车、机器人等让隔离人员有足够的防护,减少交叉感染。

最后,秦飞认为,利用5G大连接、高速率、准确定位、智能体征监测、5G无人机和5G无人车等能力,打通公安、运营商、指挥中心、疾控中心、医院、急救以及社区,借助客户端软件完善联防联控机制,5G增强疾控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密切接触者识别准确性、缩短确诊和收治隔离时间,从而助力控制疫情蔓延,并支持复产复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